世界提高抗菌药物认识周——抗菌药物您用对了吗?

日期:2019-11-26来源:转载点击:6126 字号:

每年11月第三周是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“世界提高抗菌药物认识周”。通过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宣传活动,提高社会公众对抗菌药物的认识,提高医务人员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水平。着眼未来,停止过度使用和误用抗菌药物。

一、什么是抗菌药物?

人的身体内部和体表本来就有大量的细菌存在,当我们皮肤有伤口,或者抵抗力下降时,容易受到细菌侵犯,从而引发感染,抗菌药物就是用来杀灭或抑制细菌的药物。

二、怎样识别抗菌药物?

      抗菌药物包括各种头孢(先锋)、青霉素(西林)、红霉素、氟哌酸等药物。我们可以通过专业指导、药盒标注的适应证及常见抗菌药物品种进行识别。 

三、抗菌药物使用常见误区

1、抗菌药物≠消炎药

炎症与感染是不同的概念。炎症比如关节炎、心肌炎等,并非由细菌引起,多数情况不需要使用抗菌药物。

感染特指细菌、病毒、真菌等微生物引起的炎症,抗菌药物则是针对细菌、真菌引起的感染,而医学上消炎药是减轻或消除局部炎症的药物,两者并不能划等号,抗菌药物是具有杀菌或抑菌活性的药物。

2、抗菌药物≠感冒药

由国家卫生部颁布的《急性呼吸道感染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指南(试行)》指出,约90%的感冒由病毒引起,使用抗菌药物是无效的,就算是细菌引起,也需要到医院接受检查,再使用合适的抗菌药物。

四、滥用抗菌药物有何危害?

滥用抗菌药物可诱发细菌耐药性、导致病原微生物对药物产生抵抗,并损害人体器官、导致二重感染、浪费医药资源。因此,一定要科学、合理地使用抗菌药物。

五、个人如何减少抗菌药物的耐药性?

(1)当医生认为您不需要使用抗菌药物时,不要强迫他们开具抗菌药物处方。

(2)如果医生为您开具了抗菌药物,应严格按照医嘱使用,或在医生和药师的指导下使用,不要漏服、停用和多服。

(3)在没有医生和药师的指导下,不要把抗菌药物给予他人服用。

六、使用抗菌药物要注意些什么?

1.抗菌药物切勿滥用。抗菌药物不是万能药,感冒发烧可能无效,滥用可能会导致不良后果,切忌在未得到医嘱或药师指导下随意滥用抗菌药物。

2.遵医嘱或说明书使用。服用前,请遵照医嘱、药师的用药指导或按照说明书建议,是空腹、饭前还是饭后服用。有些药物空腹吸收效果好,如阿奇霉素、罗红霉素等,建议在两餐之间空腹服用,如饭前1小时或饭后2小时;有些药物对胃部刺激较大,最好饭后服用,例如头孢羟氨苄、头孢拉定等。此外,服用抗生素前后一周内切忌饮酒(尤其是头孢类和甲硝唑)。

3.能口服不打针。能口服的就不要打针,大多口服的抗菌药物吸收效果不比输液效果差。

4.切忌擅自停药。应用抗菌药物需要足够的疗程,如果疗程不够,一旦有效就停药,病情可能因为残余细菌作用而反弹,同时体内残存的对此药不敏感的细菌会继续繁殖,对抗此种药物产生耐药性,以后再使用相同的药物,就会对此类细菌无杀灭能力。

5.避免多种抗菌药物联用。抗菌药物并不等同消炎药,不能为使疾病早日痊愈同时使用几种抗菌药物,每种抗菌药物的抗菌谱不同,如用药不当,轻则达不到理想疗效或使药效降低,重则增加药物毒副作用,危及健康。

6.正确储存抗菌药物。大部分的抗菌药品的存放需阴凉处(不超过20℃)保存;需注意存放在小孩触碰不到的地方,防止小孩误服;也需留意在有效期之内服用。

名称:电话:
共0条评论

已关闭